美国
拜登演讲痛批特朗普政策混乱,后者发帖还击美国前总统拜登当地时间4月15日发表卸任后的首次公开讲话,批评特朗普政府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损失和破坏”。
特朗普4月16日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回应称,“瞌睡乔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他放任数百万犯罪分子——其中不乏杀人犯、毒贩以及从世界各地监狱和精神病院释放的危险分子,通过所谓‘开放边境’涌入美国。抱歉,但我的职责就是将这些杀手和暴徒清除出境。这正是我当选后要做的事。让美国再次伟大!”
此前一天,拜登在演讲中批评道,“但看看现在发生了什么。不到100天,新政府就做了这么多事,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损失与破坏。这真是令人震惊。这一切竟然发生得这么快。他们对社会保障局进行了勐烈抨击。在此期间,他们又裁掉了7000名员工,其中包括最资深的职业官员。现在,他们又准备裁掉数千名员工。我们已经看到了后果。例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福利并提交申请。但现在,社会保障局的技术部门被削减了一半。因此,网站崩溃了。人们无法登录他们的账户。”
美国
川普宣布:将亲自出席与日本关税谈判美国总统川普在16日发文透露,“日本今天将就关税、军事支持和『贸易公平』进行谈判”。
川普在贴文中表示,他将与财政部长班森特(Scott Bessent)、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一起出席会议,“希望能找到对日本、美国都有利(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16日上午就已从羽田机场启程前往美国,目的是展开关税战后的第一次日美贸易谈判。他受访时誓言,会耐心听取美方的要求,也会全力守住国家利益,努力促成“对日美两国都有帮助的谈判”。
美国
川普召开战情室会议 重申不容伊朗拥核
4月15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战情室主持召开国安会议,重申对伊朗核计划的强硬立场,明确表示美国绝不会容许伊朗获得核武。此次会议正值美伊新一轮谈判前夕,引发外界对美方策略与中东局势的高度关注。
据白宫官员透露,川普与国安高层审议了谈判准备细节、后续政策选项,以及军事部署的可行性。美方正寻求建立新的核协议框架,涵盖核计划、弹道导弹与区域行为等问题。
白宫强调,即便推动外交途径,美方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仍在持续,包括强化中东地区军事力量与联合盟友施加经济制裁。
川普政府认为2015年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未能有效遏制伊朗发展核武,早在2018年便宣布退出协议。如今重返白宫的川普再次采取强硬路线,要求伊朗接受更严苛的条件。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川普仍欢迎通过外交化解危机,但其底线清晰坚定:“伊朗永远不能拥有核武。”
此外,川普还与阿曼苏丹海瑟姆通话,重申美方对伊朗核问题及胡塞武装的立场。美方明确警告,若红海航运安全持续遭到威胁,美国将采取更具惩罚性的军事手段。整体来看,川普政府正以外交谈判与军事威慑并进的策略,全方位应对伊朗核挑战,展现出其一贯的对外强势风格。
美国
川普拟关闭 27 个美驻外使领馆 外交政策迎巨变 美国总统川普开启第二任期后,正推行一系列缩减联邦政府规模的措施,其中包括对海外外交机构的重大改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引述一份流出的国务院内部文件指出,川普政府计划关闭27个美国驻外大使馆和领事馆,并压缩驻多国外交使团的人员规模。这一消息若属实,将标志着美国外交策略的又一次剧烈调整。
根据文件内容,拟关闭的大使馆和领事馆主要位于欧洲和非洲,包括美国驻马尔他、卢森堡、赖索托、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及南苏丹等国的大使馆,以及法国、德国、英国、南非和南韩等国的多个领事馆。此外,美国驻索马利亚、伊拉克等国家的外交代表机构也面临裁员缩编。消息人士指出,这一做法是川普“缩小政府、精简冗余”政策的延伸。
使领馆的主要职能不仅包括办理签证和为海外美国公民提供服务,更是美国政府维护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的重要前线设施。外交人士担忧,此次裁撤计划将影响美国在相关国家的影响力与业务运作,一些海外美国人可能因此需要跨国前往邻近国家使馆办理业务。
尽管外界舆论升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回应称,当前流出的数字与分析为“未经核实的文件早期版本”,强调相关决策尚未定案,并建议媒体应直接向白宫或总统本人确认。国务卿卢比欧尚未就此发表公开立场。
随着川普政府持续调整美国对外战略,此次外交机构的变动计划是否最终落实,以及其对美国全球形象和国际合作的长期影响,都将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乌克兰
乌克兰:美乌在矿产协议上取得重大进展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周三(4月16日)表示,乌克兰和美国在矿产协议谈判中取得“重大进展”,近期会签署一份备忘录。
斯维里登科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说,乌克拉在与美国就《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建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方面又取得“新的积极进展”。
“我们的技术团队就该协议进行了非常深入细致的合作,并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的法律工作人员已经调整了协议草案中的几项内容。”她说。
副总理还对双方谈判团队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目前我们已与美方达成共识,将此进展记录在相关意向备忘录中。我们正准备在近期完成该协议的正式化。”她说。
“双方团队将继续就协议中的具体要点磋商。许多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协议的总体质量是高的。”
她还说,该协议还需要由乌克兰议会批准,它“将为乌克兰的投资和发展创造机会,为乌克兰和美国实现实际的经济成长创造条件”。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正在积极推动与乌克兰达成一份双边矿产协议,作为推动结束俄乌战争的一部分。而与乌克兰达成关键矿产协议是美国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努力之一。
欧英峰会
欧英峰会5/19登场 双方防务协议恐因渔业议题陷僵局 欧洲联盟(EU)与英国下月将召开峰会,随着川普重返白宫,美国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及保护欧洲的承诺蒙上阴影。欧盟和英国期待双方防务安全协议成为峰会重点。
欧英峰会将于5月19日在伦敦登场,意味着开启后脱欧时代多年争执新篇章的契机,也是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誓言「重启」英欧关系的一环。
不过,在法国主导下,若干欧盟国家试图将开启双方防御谈判与其他领域的协商挂钩,其中渔业议题是一大症结点。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说:「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支持在峰会期间签署这项伙伴协议,但法国的立场比较多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
欧盟执委会预计今天向欧盟成员报告谈判新进度。
渔业谈判曾经是英国脱欧谈判中最棘手的议题,如今再度登上英欧外交议程,因为允许欧洲渔船进入英国水域的协议即将于2026年到期。
法国与欧盟其他北海周边国家希望能延续现有协议,但英国迄今并不情愿。
尽管渔业在英国经济所占比例甚微,仍牵动英国民众的历史情感,政治人物们也支持这个岛国过去辉煌的航海探险史。
欧洲智库「贾克迪罗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特别顾问麦雅尔(Sebastian Maillard)指出,若在英格兰5月1日举行地方选举前,向法国让步,恐怕会引发不满。
另一方面,巴黎当局认为延长协议是英国释出善意的必要象徵。毕竟英国也希望在脱欧后贸易协议中的其他条款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以提振停滞的经济。
一位法国外交官说:「我们乐见5年前选择脱欧的英国,如今想要向欧洲靠拢。我们现在可以在变动的战略与经济局势下,建立符合彼此利益的正面议程…我们也期待听到英国方面准备做出哪些承诺。」
法国
保护乌克兰: 马克龙总统周四会见美国国务卿和美国特使维特科夫 巴黎 – 因乌克兰战争随着跨大西洋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表示,马克龙总统将于周四会见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和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
美国国务院表示,维特科夫最近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和卢比奥将前往巴黎就结束乌克兰战争进行会谈。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诺迅速结束战争,但他推动乌克兰停火的努力还没有取得成果。维特科夫周一表示,就在他与普京第三次会晤几天后,他本人也认为一项和平协议“正在形成”。
马克龙一直带头寻求建立欧洲协调统一应对措施,以保护乌克兰,无不仅要在当前冲突期间保护乌克兰,在特朗普开启了与俄罗斯直接谈判后可能也要保护乌克兰。
美国国务院表示,卢比奥将与维特科夫一同前往欧洲会见欧洲官员,讨论终止2022年俄罗斯入侵引发的战争。
一位法国外交消息人士称,卢比奥和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将讨论“乌克兰战争、中东局势和伊朗核问题”。
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努将于周四前往华盛顿。
他将与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会面,就乌克兰、伊朗和加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会谈。
预计他还将与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和特朗普的乌克兰特使基思·凯洛格举行会谈。
意大利
美欧贸易紧张之际 梅洛尼赴白宫会川普 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将于4月17日访问白宫,与美国总统川普举行高层会晤,此行不仅旨在缓解当前美欧之间因关税政策引发的紧张局势,也被视为梅洛尼借其与川普良好私交,为意大利争取外交主动权的重要举措。
在欧盟多国对美国提高关税和排除欧盟参与俄乌谈判表示不满的背景下,梅洛尼此行意在彰显意大利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桥梁角色。意大利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去年对美顺差高达400亿欧元,维持与美良好经贸关系对其至关重要。尽管法国等国担忧单边外交削弱欧盟立场,但布鲁塞尔对梅洛尼此行整体持开放态度,认为有助推动欧盟利益。
此次会晤预计将聚焦推进“零对零”工业产品关税协议,并为美欧后续谈判营造积极氛围。在川普宣布对欧盟多数商品征税暂缓90天的窗口期内,梅洛尼无需带回具体成果,而是力图建立沟通机制,为缓和局势、达成妥协铺路。她也将在访美后迎接美国副总统万斯访罗马,持续深化双方高层互动。
在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化之际,梅洛尼强调意大利坚定站在美欧一边。同时,分析人士指出,会谈可能还将涉及川普要求北约盟国将军费增至GDP 5%的议题,意方能否缓解在防务投入上的压力,也备受关注。此访无疑将成为意大利在大国博弈中施展外交影响力的关键节点。
日本
日本启动与美关税谈判 或成全球风向标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4月16日抵达华府,开启与川普政府的关税谈判。这是川普宣布重启“对等关税”政策后的首次重要双边磋商,被外界视为未来全球贸易谈判的风向标。
此次会谈焦点集中在美方对日本汽车产业征收的25%高额关税。由于日本汽车高度依赖出口美国,该措施对日本企业构成实质冲击。尽管美国已暂缓实施更广泛的对等关税90天,但10%的基准关税依旧生效,令日本出口经济面临持续压力。
赤泽在行前表示,日本目标是全面取消加征关税,并希望透过扩大对美投资达成“双赢”。双方尚未公布议题细节,但预计将涵盖能源合作,特别是日本在阿拉斯加天然气开发计划中的投资案。此外,虽然日本倾向将汇率议题与贸易谈判切割,但外界认为汇率也可能被提及。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日前称,当前与日本、韩国、越南等“关键伙伴”展开密集谈判,最先达成协议者将享有“先行者优势”,暗示美方可能对率先签约的国家给予更优条件。
不过,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明不会因争取优势而匆促让步,日本更倾向以稳定与公平为基础,通过对话稳步推进合作。他强调,日美应在“长期战略互信”的框架下深化关系,而非诉诸关税报复。
此次谈判结果不仅攸关日本,也可能影响美方与其他国家谈判的氛围和条件,其进展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伊朗
美伊就伊朗核问题的第二轮谈判改在罗马举行 美国与伊朗周末在阿曼就伊朗核议题首轮谈判之后,伊朗国家电视台16日宣布,第二轮谈判19日将改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伊朗已经强调铀浓缩议题不能谈。
根据伊朗国家电视台16日宣布的消息,第二轮谈判改在罗马举行,但谈判依然由阿曼王国外长主持。意大利外交部发言人向法新社证实了这一消息。而在此之前,伊朗通讯社14日引述伊朗外长报道,第二轮谈判让在阿曼举行。
美伊两国几天前首轮会晤之后,伊朗方面曾表示,双方会谈有建设性。但第二轮谈判尚未启动,伊朗方面已经再次强调,铀浓缩问题不能谈。伊朗外长同时批评特朗普政府立场前后矛盾。
代表特朗普政府参加谈判的美国特使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15日在社交媒体X(前推特)平台上贴文表示,最后的妥协方案必须制定初中东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框架,这就意味着伊朗应当停止铀浓缩以及军用核技术。但维特科夫日前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并未表达伊朗应当全面解除核计划设施的立场。
伊朗核开发计划困扰国际社会多年。伊朗始终否认有意发展核武器,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16日启程前往德黑兰前表示,伊朗已经接近拥有核武器。
前往罗马参加第二轮谈判前,伊朗外长17日将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
印度
印度扩大军售 低息贷款抢占俄罗斯传统市场 在莫迪总理推动“打造全球工厂”的政策驱动下,印度不仅在出口iPhone与药品领域取得成效,如今更积极挺进国际军火市场。面对全球军备支出大幅上升及俄罗斯、美国供应出现真空,印度瞄准过去依赖俄制军火的国家,藉由平价、快速交货优势,以及国营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试图扩大导弹、火炮、直升机与军舰等军工产品的出口版图。
印度政府透过出口信贷机制与驻外武官体系,强化“武器+融资”组合攻势,特别在非洲、南美与中亚等俄系装备普及的国家展现竞争力。2024—2025财年,印度国防出口突破28亿美元,并设定至2029年达到60亿美元的目标。印度生产的155毫米炮弹价格仅为欧美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自研导弹系统“阿卡什”等也成功出口亚美尼亚等国。
不过,高端装备领域仍是印度的挑战。若无法先在本国军队全面部署验证,将难以获得国际买家信任。尽管如此,印度正借助“政治中立”形象、制造成本优势及外交渗透策略,逐步构建“全球新兴军火出口国”的地位,在全球战略格局重构之际,抢占先机。
以色列
以色列防长:续阻人道救援进入加萨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兹今天表示,以色列将继续阻挡人道援助进入加萨走廊。以色列已恢复对加萨密集的空中和地面攻击。
卡兹在声明中说:「以色列的政策很明确:没有人道援助会进入加萨,阻挠援助是主要施压手段之一,以防止哈玛斯用以作为控制民众的工具。」
联合国日前警告,加萨正面临2023年10月爆发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人道危机。以色列自从3月2日以来就阻挡人道援助进入加萨迄今。
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