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榴社区
» 您尚未
登录
註册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邀请注册
|
帮助
社区服务
维基百科
|
动漫花园
.:.
草榴社区
»
技术讨论区
»
荒诞的背后,无非是利益在作祟
回帖
发布主题
本页主题:
荒诞的背后,无非是利益在作祟
字体大小
宽屏显示
只看楼主
最新点评
热门评论
时间顺序
我本英雄
级别:
精灵王 ( 12 )
发帖:
802
威望:
1145 点
金钱:
8755 USD
贡献:
28520 点
註册:
2014-07-04
资料
短信
推荐
编辑
荒诞的背后,无非是利益在作祟
先来说说最近看到的2个新闻,大同小异,但本质上都差不多,就是个体的生存困境。
第一个是,黑龙江一县医院月工资1750元招保安。
说句实在话,小县城的话这个工资也算凑合,消费低,也够填饱肚子。
但离谱之处在于,这家医院招工的标准是年龄35岁以下,且要求大专学历。
荒诞的背后,无非是利益在作祟
无独有偶,第二个新闻是喜茶招聘调茶师,地点是广州,这个工资在一线城市而言抛却生活升本,也是所剩无几,但招聘要求更高,需要本科学历,但这个年龄要求甚至更为严格,毕竟26岁去应聘喜茶店员都遭拒绝,曾要求年轻有活力,仅接受25岁以下的求职者。
并没有学历歧视的意思,毕竟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在生活中,保安和调茶师这2份工作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也没有非要具有学历要求才能去从事,却为何将标准拔的如此之高呢?
尤其是保安,以往都是老年人所从事的基础行业,如今非要正当壮年的大专生呢?
究其本质,这个现象的发生,背后有两大因素,一是学历贬值,二是,人员过剩,岗位紧俏。
否则,这些招聘方不会如此操作。
只有占据有利位置的一方,才敢设置严苛违背常理的要求,毕竟老板们如今挂在口中的一句名言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前几天一篇写两会提案的一篇文章被删了,大概是因为又说了真话,也属于是常规操作了。
今天不得不重提下,陈松蹊院士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数,释放生育潜能。
这就让人相当费解了,为什么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还鼓励生娃呢?
每年毕业1000万的大学生嫌多,每年新增1000万的新生儿却又嫌少?
中国到底是人多还是人少呢?
先说大学生人数。自2014年以来,大学生人数逐年上涨,今年更是再创新高,达到惊人的1222万人,此刻,牛马打工人想辞职的心又被劝退了。
月薪3000的工作又要多出如此多的竞争者,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魔咒又开始在打工人脑海中狂奔了。
已经进工厂好过种地,但如今的年轻人压根没种过地,信息时代让他们拓展了视野,却要选择作为一台简单重复的机器,这是一种倒退,更是对寒窗苦读的讽刺。
拧螺丝不读书的人都可以做好,那挑灯夜读的夜晚算什么呢?不如早早进厂还能多攒点钱。
其实,如今的大学生要的也不多,一个对得起多年学习,能够学有所用,一个能让人体面生活的职业。
但现实中,却实在挺难的。
而为什么又会觉得1000万新生儿数量太少呢?
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是碎钞机,二脚吞金兽。
本身无法创造社会财富的孩子,却可以带动6个荷包的转移支付。
通常情况下,父母已经双方老人,将对孩子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投资。
从买房到教育,从吃喝到医疗,哪个不是钱?祖父母还提供“无价”的劳动服务,带娃、看护、接送上下学。未来孩子结婚、买房,这都是钱啊!
所以说,新生儿就是经济的“发动机”。
但现在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千万新生儿是消费潜力,千万大学生是生产主力。
企业一边压缩人力成本,一边压低原材料价格,消费端却需要庞大的消费群体来消化商品。
可消费者同时生产者,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这不是把人当傻子煳弄么,可惜了,这年头傻子变少了。
高盛有句话拆穿了真相,中国得先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连工作都找不到,还谈什么结婚生子?
繁殖意愿和食物资源丰富程度息息相关,这是最基本的生物学原理。
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只有把人当人看,一切才有的谈。
赞(66)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4-16 11:21
发表评论
.:.
草榴社区
»
技术讨论区
电脑版
手机版
客户端
DMCA
用时 0.02(s) x3,
04-19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