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的泵动式霰弹枪,打一发拉一下。
前几天去朋友家聚餐,几个小家伙很热闹的在家里打泡沫枪游戏;在中途的时候,他们很激动的指着泵动式霰弹枪叫“来复枪”。
![]()
图: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这种误称究竟最早出自哪里,没有认真去查证过;但是在90年代,在国内引进的普通话配音港片中,确实多次见到过将泵动霰弹枪叫成来复枪的情节。唧筒一来、一复之间,旧弹抛壳,新弹上膛;如果仅以汉字字面而论,确实极为贴切。
![]()
图:一种典型的泵动式霰弹枪,被老枪匠改装成了剖面教学模型
![]()
图:随着唧筒带动枪机的后退,枪管内的弹药、供弹管最外面的一发弹药,其实是同步移动的
![]()
图:唧筒后拉到底的时候,枪机也运动到底了,这个时候从枪管内被拉出来的弹药,会在子弹底部的撞击作用下往外飞出去,完成抛壳。而供弹管最外侧的一发弹,已经完全处于输弹板上了。
![]()
图:唧筒前推的时候,带动枪机向前运动;注意这个时候枪机挤压输弹板的末端,使输弹板开始向上搬运弹药
![]()
图:唧筒往前推到底,就完成送子弹上膛的动作了
但是另一方面,与来复枪近音、同音的“来福枪”等词汇,则从清末起就在国内多有流传——而它指的根本不是泵动式霰弹枪,而是正儿八经的步枪。因为这个词实际上是英语“Rifle”的音译,代表的是包括线膛铳开始的、采用带膛线枪管的步枪。而相关的词汇“Rifling”,指的就是膛线,实际上也不难找到将其称为“来福线”、“来复线”一类的说法。按照国内现行的枪械术语国家标准中,步枪一词后给出的英文注释就是Rifle。
![]()
图:火炮膛线的设计要点和具体形式与枪械相差很大,但原理一致
![]()
图:霰弹枪在某种情况下,也勉强能和Rifle/Rifling扯上关系;有些独头霰弹的弹头设计了凸起的膛线,以图提高飞行稳定性。
当然,枪械供弹方式与枪管气密方式、弹药结构设计之间并不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如果是一种又有膛线气密枪管,又有唧筒泵动供弹设计的枪械,那大概就是能同时兼顾流传广泛的误称和真正本意的型号了——或者可以成为真·来复枪?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很二的话题。
当然由于唧筒泵动结构,对于使用现代弹药的步枪来说效率很低——在一定长度限制下,容纳的弹药数量太少,而整个供弹结构的体积占用比例又太大。特别是现代步枪弹药还普遍采用尖头设计,一发子弹的弹尖顶住另一发子弹的底火,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图:泵动式线膛步枪
图:竟然还有人把AR-15也改成了泵动,这就真的只能用蛋疼来形容了。
因此这类设计在现代军用武器、主流民用武器中,已经非常难以见到,只有非常少数的冷门型号;而且多以弹头圆钝、边缘发火的小威力口径.22LR(国内当年常见的5.6毫米运动步枪这个口径)为主。目前还有一些供弹管设计的较大威力的步枪,但一般要求配用弹尖为塑胶等软性材质的弹药。
![]()
![]()
图:无外露击锤的左轮手枪,由于不像自动手枪那样要抛壳,而且没有击锤的勾挂问题,可以藏在口袋里连续开枪。配合发射火光和声音都很小的.22LR弹药,在人群密集喧哗的地方极其适合暗杀。不知道多少江湖好汉都是这么死在老鼠弹下的——当然这种黑帮手法,各国情报人员干湿活的时候也用的不少。
.22LR口径由于威力小,在国外常常被谑称为老鼠枪——讥讽它的威力只够对付老鼠、松鼠、浣熊等小型动物。但实际上,由于这种子弹便宜、随处能买到,而且一般使用这类子弹的枪械、特别是手枪也便宜、又常常体积很小,因此.22LR常常成为各类枪击案——包括自杀、自卫、侵害他人各种情况中的主要角色。
近年以来的情况虽然没有专门去看过国外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是在一本年代较早的美国警察培训教材中——执笔人是退休的高级警官,他对.22LR的评价是,在他职业生涯的见闻里,.22LR打死的人比其他所有类型子弹加起来都多。
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