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妈妈到集市上,看着她手里的2元前,我恳求她给我买一粒水果糖,大约1分钱一粒。妈妈舍不得把这2元钱打开,她要给我买一块花布做新衣。此刻,水果糖的快乐远远超过新衣给我的快乐,我一路嚎啕着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她不耐烦地捡起一块石头,塞进我的嘴巴里,并用力捏了一把,瞬间,我的嘴巴鲜血直流。
这一幕我常常回味。后来虽然丰衣足食,但贫穷的印记仍如影相随,还影响到了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我让他穿二手衣,睡二手床,坐二手婴儿车。我把能节省下来的钱还房贷、车贷。
我不自觉的养育方式,把他养成了一个爱钱惜钱的小孩儿。
四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游泳。第一次上课,他表现出了各种不适应。下课后,他哭着说不想再上了。我忧郁地说,那怎么办呢,我们已经交了一个月的学费了,现在你不上了,人家也不愿意退学费啊。
他一想到钱要打水漂了,只好委屈着说,那就把这个月上完吧。果然,后来的三次课,他没哭,也很配合。最后一次去上学的路上,他仰着脸对我说,妈妈,这次上完可千万别再交钱了。我有点心塞。
话说在上游泳课的时候,他趁教练不注意,调皮地品尝泳池里的水。教练骂了他几次,都不管用。最后,教练天才地说道,再喝,就要付费了。鬼使神差的,他再也不喝了。
有一次,儿子不愿意弹琴。我说,你不练习,就等于在浪费钱。你看,老师发现你本周练的不好,会停下来让你一遍遍地练习,这样他就没时间教授新课了,你是不是又浪费了150元?儿子不等我啰嗦完,快速爬上琴凳,开始弹琴了,弹得还相当认真呢。
周末去郊外野游。说好买一个风筝。老板把两个风筝摆出来,一个25元,一个35元。儿子说,买25元的那个吧,省钱。结果,怎么都飞不到天空去。有人过来说,这个风筝太便宜了,飞不起来。我教育儿子道,看到了吧,便宜没好货。于是,我又去换了个价钱贵的,风筝终于飞起来了。
孩子心心念念要买那个纸木混扎的鹦鹉,我答应他了,他跑过来在我脸上亲了一下。鹦鹉在公园里起起落落一天,翅膀断了。我说,扔了吧。儿子却说,明天我要找到那个卖鹦鹉的叔叔,给他两元钱,让他给我换一个翅膀。妈妈,你说这样是不是很省钱?我无语了。
学校里又要募捐了。一年三四次,又捐钱,又捐物,衣服只要羽绒服,还要八成新。我把儿子穿不下的衣服都捐了。我抱怨说,再这样捐下去,就只能去商店里买了。我一边说,一边把儿子一套还能穿的羽绒内胆拿出来,准备打包捐出去。儿子冲进来捂着这套深蓝色带小花的羽绒衣说,妈妈,我不想捐,我还想把这些衣服留给弟弟呢。我劝他道,那些西藏的孩子,天气寒冷,没有过冬的衣物,我们要帮助她们。
儿子只好同意了。
我常想,儿子怎么才能贵族一点呢?后来看了一些书,方知道,一个贵族的产生至少要三代人的努力。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是最辛苦的一代。我们把勤俭节约打拼的精神留给了第二代。我儿子虽然衣食无忧,但他耳濡目染,非常知道节约。总是怕浪费钱,学什么都很用心,课后练习也相当认真,这也是他在琴棋方面不断获得好成绩的秘诀。
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