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榴社区
» 您尚未
登录
註册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邀请注册
|
帮助
社区服务
维基百科
|
动漫花园
.:.
草榴社区
»
技术讨论区
»
鱼眼观察 | 开眼了,还有这么折腾农民的
回帖
发布主题
本页主题:
鱼眼观察 | 开眼了,还有这么折腾农民的
字体大小
宽屏显示
只看楼主
最新点评
热门评论
时间顺序
keepwalking
级别:
骑士 ( 10 )
发帖:
813
威望:
407 点
金钱:
5870 USD
贡献:
87 点
註册:
2011-06-06
资料
短信
推荐
编辑
鱼眼观察 | 开眼了,还有这么折腾农民的
今天,新华社又报道一桩发生在河北邢台的奇闻,让人开眼了 。
报道说,邢台当地以收割机扬起的秸秆粉尘会导致空气污染为由,对农民割麦严格限制,要求必须用装有防尘设施的小麦收割机。
然而,相关部门只是张张嘴,并不提供防尘的收割机,当地也难以找到这种收割机。
眼见地里麦子都熟了,农民们个个心急如焚。
于是,上演了照片中的一幕,一边是小麦联合收割机马达轰鸣割麦子,一边是农民开着拖拉机,拉着自制的喷淋设备,跟着收割机洒水。
割麦的农户算了一笔账:“雇两个伙计洒水,两个人一天得400元,这还没算拖拉机的油钱。”
当地一位60岁的杨姓农民感叹:我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见这么割麦的……
何止是老农民大开眼界,邢台农民割麦得花钱喷淋降尘,这一幕让全国网友都惊呆——
“全世界也没有这样收麦子的吧!” “为了环保有关单位也是蛮拼的,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节奏啊!” “邢台的环保动作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这个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了。”
某些地方的治污,总爱拿农民折腾来折腾去,这几乎是众所周知了。前些年,一些地方盲目推行环保“一刀切”,不知多少农民做饭的土灶给被封掉,多少农民取暖的煤炉被砸毁。
近两年,这种折腾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花样翻新。比如在个别专家的忽悠下,某些地方官员把所谓“收割机割麦引发扬尘污染”,当成了心腹大患,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
鱼叔我还记得,2019年6月,河南上蔡县城管也以收割机会造成扬尘污染为由,要求农妇必须用手收割70亩小麦。面对记者的询问,当地城管局负责人理直气壮地说:“不能为了少数几个人的利益而影响大家的环境”。
如今,河北邢台再次把割麦变成一场劳民伤财的折腾,为了环保政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哪管地里的麦子是农民八个月的心血,是一家人生活的来源和希望。
鱼叔我长期关注环保,始终旗帜鲜明反对“收割机扬尘污染”一说。
有点科学常识就知道,收割机工作时产生的所谓“扬尘”,既无毒也无害,多为一些秸秆的碎屑,这些碎屑粒径比较大,在空气中短暂漂浮后,就会落在地上,然后自然分解。
换言之,所谓 “收割机扬尘污染”,根本不会扩散,危及民众健康,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短暂、很小范围的。可是,某些地方对“收割机扬尘污染”,看得比起工业污染还可怕,把治污变成了“大炮轰麻雀”,让人啼笑皆非。
割麦必须喷淋降尘,折腾的不仅是农民的荷包和精力。
干燥的小麦被喷湿后,既容易发霉,脱粒也不干净。此外,用专门车辆喷淋降尘,会带来尾气的额外排放和水资源的浪费。
也就是说,如此”环保治污“不仅不环保,反而是一种“反环保”,真是莫大的讽刺。
网络上,在讽刺某些闲得蛋疼的人时,许多人往往脱口而出:“袁隆平让你们吃得太饱了”。
我觉得,这句话用在那些变着法子折腾农民的地方官身上,恐怕更恰当吧。
赞(55)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11 21:28
发表评论
.:.
草榴社区
»
技术讨论区
电脑版
手机版
客户端
DMCA
用时 0.01(s) x3,
05-05 07:34